导语:近日,由上海鼎野模型制作企业——上海鼎野公司全程参与设计与制作的同济大学大型标牌正式揭幕。作为深耕模型行业21年的专业团队,鼎野公司将展览机构的精密制作工艺通过萎缩比例制作、数字雕刻与传统手工打磨的创新融合,为百年学府打造了兼具艺术美感与技术精度的校园新地标。
1. 【数字模型先行】
鼎野公司团队首先运用Autodesk Maya建立1:5数字模型,通过参数化设计实现:
校徽元素的拓扑结构优化(控制点数量达2376个)
曲面流畅度分析(高斯曲率变化率<0.02mm⁻¹)
结构力学仿真(风荷载模拟达0.6kN/m²)
2. 【实体原型验证】
采用公司专利的"分层累积成型技术"制作1:5实体原型:
材料:光敏树脂(精度±0.05mm)+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
工艺:SLA光固化3D打印 → 手工精细打磨(表面粗糙度Ra0.8μm)→ 真空镀膜
验证:通过三维扫描(点云精度0.02mm)与数字模型比对,偏差率控制在0.3%以内
核心制作工艺:模型技术的跨界创新应用
3.【 钛合金框架的模型级加工】
数字雕刻转实体:将数字模型通过五轴加工中心(德玛吉DMU 125P)转化为实体钛合金构件,采用模型制作特有的"渐进式切削"工艺,实现:
复杂曲面加工(最小曲率半径5mm)
棱角倒圆精度(R0.5mm±0.1mm)
表面纹理一致性(采用模型专用喷砂工艺,粒度600目)
拼接工艺:借鉴建筑模型的"隼卯结构"设计,开发专用连接节点,实现:
无焊接组装(减少热变形)
可拆卸维护(符合模型模块化理念)
安装定位误差<0.5mm(使用模型校准专用的三坐标测量仪)
4. 【表面效果的模型化处理】
色彩还原:采用模型制作特有的"多层套色"工艺,通过:
底漆(环氧锌黄底漆,干膜厚度60μm)
中间层(模型专用纳米色浆,色号Pantone 2945C)
罩光层(氟碳清漆,光泽度60±5%)
实现校徽标准色的98%还原度
细节表现:运用模型微雕技术处理关键部位:
校徽文字阴刻深度(0.8mm±0.05mm)
线条边缘锐度(采用模型专用刻刀手工修整)
纹理仿真(模拟石材肌理的模型蚀刻工艺)
5. 【模型级质量管控体系】
检测标准:引入建筑模型行业的"三级检验制度":
初检:数字模型与设计图纸比对(偏差<0.1mm)
中检:1:5原型与数字模型三维扫描比对
终检:现场安装后使用模型测量臂(精度±0.03mm)进行全尺寸检测
质量记录:像制作高端模型一样,建立包含:
材料证明文件(钛合金材质报告、涂层检测报告)
加工参数记录(CNC切削参数、3D打印参数)
检验数据图表(三维偏差色谱图、表面粗糙度检测报告)的完整质量档案